B社前總裁皮特·海因斯:收購源於尊重,非資本!

遊戲資訊 2025-09-08 3

貝塞斯達收購背後的真正動機

根據外媒gamesradar報導,貝塞斯達(Bethesda)在2000年代後期展開一系列重大收購,其背後動機並非單純的資本擴張,而是出於與理念一致的開發團隊深度合作的願望。這一點也得到了貝塞斯達前發行總裁皮特·海因斯(Pete Hines)的證實。

從《上古卷軸》到多元遊戲發行商

在接受DBLTAP訪問時,海因斯回顧了貝塞斯達的發展歷程。他表示,當公司開始收購《上古卷軸》與《輻射》團隊以外的工作室時,這在當時是極為重大的決策。短短數年內,id Software(《毀滅戰士》)、Arkane Studios(《羞辱》《掠食》)、MachineGames(《德軍總部》)以及Tango Gameworks(《惡靈附身》《Hi-Fi Rush》)等知名工作室都被納入貝塞斯達旗下,使公司從原本以角色扮演遊戲起家,轉型為一家綜合性強大的遊戲發行商。

合作出發,尊重創意

海因斯進一步說明,這些收購的起點並非直接提出購買請求,而是以合作為出發點。他提到:“我們非常尊重id Software所取得的成就。當時的對話並非‘我們想收購你’,而是‘我們非常渴望與你們合作,極度尊重你們的工作,而且我們擁有共同的理念’。”

談及Tango Gameworks時,他特別提到創辦人三上真司,並表示:“如果能與《生化危機》之父三上真司合作,你永遠都應該說‘好’。”

共享理念,激勵創新

貝塞斯達旗下遊戲雖然類型多樣,但都有一個共通點:它們所屬的遊戲類型(如單人FPS、沉浸式模擬、經典第三人稱恐怖遊戲)在當時市場中並非主流,卻具有獨特魅力。海因斯認為,這種差異性正是貝塞斯達的核心精神。

此外,透過收購不同工作室,也促進了團隊之間的知識交流與協作。例如,貝塞斯達遊戲工作室的槍械設計師可向id Software請教如何讓槍械手感更具重量感與衝擊力。海因斯表示:“我們希望讓這些團隊能夠自由地創作他們真正想做的遊戲。”

点赞0
第一人稱動作遊戲《東京地下殺手》玩法揭密
« 上一篇 2025-09-08
《刃牙道》動畫2026年播出 傳說劍豪宮本武藏登場
下一篇 » 2025-09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