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兩輪迎來操作系統:九號以自研科技重塑行業規則

遊戲資訊 2025-09-02 5

智能轉型:兩輪車行業的系統與軟件新時代

過去十多年,智能手機與智能汽車的競爭邏輯經歷了從「硬件見高低」到「系統與軟件決定體驗」的轉變。手機行業從比做工與信號,轉向UI/系統能力與生態競爭;汽車則從三大件與動力參數,走向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算力的持續升級。產品的長期價值標尺也從一次性配置轉為更新速度、數據閉環與場景覆蓋。

同樣地,電動兩輪車行業也正站在轉型門檻前。長期以來,行業圍繞電機、電池、車架等做「參數加法」,但這類比拼難以沉澱為可持續的體驗差異。供應鏈差異導致功能複用與遷移成本高,用戶看到的往往是「某一款產品做得不錯」,而非「越用越好」。

操作系統:兩輪車體驗升級的關鍵

要將「參數優勢」轉化為長期體驗優勢,必須有一個操作系統級的智能底座。九號公司在2025年8月26日發布了兩輪/短交通領域首個自研全域操作系統——凌波OS(NimbleOS),推動兩輪車行業從「機械時代」邁向「軟件定義」時代。

凌波OS不是為既有產品添加新功能,而是以統一架構與同一套「DNA」承載能力沉澱,通過雲—邊—端協同與整機OTA實現持續進化。這使用戶體驗從「買到一台車」轉變為「獲得持續刷新、持續優化的產品體驗」。

專用系統:輕盈、流暢的兩輪體驗

「凌波」取自「輕盈、流暢」的意象,與英文Nimble呼應,強調兩輪產品對輕量化與響應一致性的要求。這不是照搬汽車車規體系的通用系統,而是針對兩輪產品的算力與能耗邊界優化後的專用系統。

從2019年的真智能1.0,到2022年核心算法普及,再到真智能3.0階段的生態化,九號公司逐步將功能沉澱至統一底座。凌波OS正是多年技術積累的系統化命名與工程化歸攏。

用戶價值的具象化:從「買車」到「進化」

凌波OS以統一架構規範數據與接口,將車端、雲端與手機端連成一體化鏈路,讓算法與功能不再依賴特定硬件,而是在同一框架內滾動更新。這意味著「版本差」被逐步抹平,升級從偶發「大改款」轉為可預期的OTA與算法迭代。

以M5為例,電控、儀表、BMS在OS框架下協同,5英寸TFT儀表、真智能3.0、「鼹鼠控」等功能在統一邏輯中工作,信息處理更輕鬆。雙路行車記錄儀也與系統打通,形成可調用的騎行記錄。

在續航與補能方面,BMS與雲端協同,使剩餘里程與電池狀態更穩定。配合快充與統一補能策略,「續航焦慮」感明顯降低。更重要的是,這些能力不是孤立存在,而是納入同一迭代路徑。

構建系統壁壘:從「提出智能」到「定義智能」

九號公司自2019年進入兩輪行業,便以智能作為突破口。如今,凌波OS將這條脈絡體系化收束,讓功能與算法在統一架構下托管。這使「今天在旗艦車型上線」的能力,具備更快的跨車型複製與下放節奏。

對用戶而言,智能不再是某一代產品的標籤,而是與車輛全生命周期同行的體驗升級;對研發與運營而言,投入不再被一次性消耗,而是在系統底座上持續複用與放大。

單點功能可以被模仿,但體系化能力難以複製。統一的數據結構、跨端協同鏈路、可驗證的迭代流程,加上多年在騎行算法與人機交互上的積累,構成了智能化的「結構性優勢」。

當這樣的底座與產品矩陣相互作用,像M5這樣的產品就不再只是「參數更強」,而是把電池、電控、車機與人機交互統一在同一節奏裡,讓「看得見的體驗提升」與「看不見的工程效率」相互強化。

從「提出智能」到「定義智能」,九號公司完成的是競賽規則的換軌:把兩輪車從一次性的部件競爭,引向可持續的系統競爭。凌波OS作為智能底座,使這條路徑具備可重複、可驗證、可擴展的工程條件,也讓「智能」真正成為用戶日常可感的穩定收益。

点赞0
《Mad Metal》汽車改裝生存戰鬥新遊 眾籌獎勵追加中
« 上一篇 2025-09-02
《幻獸帕魯》平衡調整MOD!飼養效率提升+稀有怪出現率倍增
下一篇 » 2025-09-02